昨日,“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专场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增至12518家,床位增至14.9万张,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152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建成互联网医院74家,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本市医疗卫生领域持续的投入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床位数增至14.9万张
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介绍,过去十年,本市医疗资源实现了显著增长,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2012年的9974家增至2023年的12518家,床位数从10.6万张增至14.9万张,卫生人员数量也从27.7万人增至41.9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医师数由4.0人增至6.12人。全市建成国家医学中心1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35个、市级重点专科144个,全市16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全覆盖。建成研究型床位3815个,推进创新药械临床应用,以医学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医药产业发展。
居民健康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2年的81.35岁增长到2023年的82.51岁,婴儿死亡率由2.87‰下降到1.50‰,孕产妇死亡率由6.05/10万下降到1.56/10万,健康指标保持全国领先,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52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
刘俊彩表示,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本市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让就医更加高效便捷。数字赋能就医全流程,“三医”协同打造“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建成了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覆盖30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让挂号更顺畅便捷。目前共有16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可在线查询检验检查报告,152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100家医院上线电子票据,全市建成互联网医院74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医疗机构254家,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就医效率和便捷性。
流程优化也大幅提升了就医感受。全市164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126家医院试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114家医院可在诊间开具电子住院单,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达50%以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入院救治时间分别降至55分钟和36分钟,有效提升了就医效率。同时,便民服务彰显医学温度,142家医院提供快递送药服务,130家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开设黄昏门诊、夜间门诊、周末门诊,并为行动不便、失能老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
全市共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本市的医疗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优质可及。刘俊彩表示,实施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促进医疗机构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型转变;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全市共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12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和36家儿科紧密医联体成员单位。
制定医联体转诊规范和慢病转诊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基层预约转诊平台,进一步畅通了双向转诊渠道,今年上半年上下转诊量同比分别增长25%和131%。
在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方面,本市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布局,天坛医院整体南迁、积水潭医院向回天地区倾斜、同仁医院向南部布局,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2023年,平原新城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14张,较2020年增长14%。
高标准动态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达到3770家,形成了15至30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升级配置CT机等医疗设备,建成专病特色科室316个,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近5年,不含来京就诊患者,基层诊疗人次占比从48.49%增至51.1%。
全市拥有普惠托位1.8万个
本市积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北京建设,确保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更加综合连续,尤其是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不断完善。优化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网络,推行生育全程“八优服务”,使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托位供给体系,全市托位4.6万个、普惠托位1.8万个,“幼有所育”取得积极进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转型建设21家老年护理中心、12家安宁疗护中心、19家康复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85%,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98.7%,老年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聚焦老年人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全市养老机构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一对一”对接机制,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建设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区2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家,搭建北京市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为220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科普讲座、照护指导、远程会诊等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友善医疗机构595家,创建比例达98.7%;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85%;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超过96%。
重点
全市配置AED近7000台
刘红梅表示,本市加强医疗急救技术能力,院外心脏骤停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达11.5%。提高院前院内衔接效率,五大急救绿色通道建立率达100%,实现危重症患者“上车即入院”。在推进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方面,本市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场所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使用管理体系,已配置AED近7000台。
疾控监测系统覆盖400余家医疗机构
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黄若刚在发布会上表示,本市疾控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编制总数与常住人口比例已达万分之2.39,高于国家万分之1.75要求,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比超过国家标准。
本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47个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4年,建成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率先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网络,实现了2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监测,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
目前,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超过99%,病死率已降至0.21%;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比2012年下降了44.2%;连续39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8年无白喉病例,连续21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本组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实习生 曾敏 宋欣晔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