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契合现代健康需求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5-03-24 18:33阅读量:787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近日接受采访表示,医院若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整体工作,就可以通过系统性管理实现防患于未然,在医院管理和患者服务中建立前瞻性机制。他指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要做到“未病先防”,减少问题产生;“既病防变”,控制问题放大;“病后防复”,巩固治理成效。

“治未病”是中医药的重要理念,强调预防疾病和早期干预,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旨在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在现代医学中,“治未病”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等领域,尤其在亚健康调理和慢性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中国青年报一则调查显示,63.1%受访青年因生活压力选择中医养生,52.9%反馈亚健康状态改善。这一数据印证着“治未病”理念与现代人健康需求的深度契合。从咖啡、奶茶到中药代茶饮的乌梅汤,从全方位防晒到三伏天晒背,从KTV聚会到中医按摩艾灸……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喜爱上了中医养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1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陆建伟表示,目前全国已建成1100余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4.2万个基层中医馆覆盖城乡,让群众“家门口看中医”成为现实。中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医药经济重要增长极。

国家中医药局科技司司长陈榕虎表示,下阶段将重点推进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整体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活力。聚焦中医药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有组织的科研,高效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进多部门、全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中医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和优势,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科技攻关任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产业创新升级。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中药创新研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中药的支持力度,针对产业链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加强中药关键技术攻关和科学监管研究。还要聚焦重大慢病、疑难疾病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的临床需求,研制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名医验方在中药创新研发中的孵化器作用,进一步加强挖掘和转化,更好地发挥中药临床价值,服务人民健康。(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醉言

相关

翰森制药2024财报:总收入超122亿元,创新药收入占比超7成
3月21日,翰森制药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展现出公司在创新与全球化战略下的卓越成果与稳健上升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翰森制药实现总收入约12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1.3%;溢利约43.72亿元,同比增长约33...
2025-03-24 15:50
碑林区召开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暨分级诊疗工作推进会
智慧医疗建设与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碑林区以“强基工程”为抓手,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基层医疗,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互联网医院深度融合,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
2025-03-24 14:00
中国利郎2024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减少13.1%
3月18日午间,男装品牌中国利郎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收入为36.5亿元,同比增长3%;毛利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为5.53亿元,同比减少9.5%;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4.6...
2025-03-24 13:46
7月起药品销售医保结算需扫码
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药品全品种生产流通使用过程追溯和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并逐步实现全部医药机构...
2025-03-24 09:33
汽车界Jellycat登场上海汽车文化节周边添彩
宛如汽车界“Jellycat”,携周边亮相上海汽车文化节,为活动增添色彩 在2025上海汽车文化节的舞台上,汽车界的“Jellycat”惊喜登场,为这场汽车盛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这些特色周边产品,如同汽车文化海洋中...
2025-03-24 09:15
图文